我国智能电网发展现状(2)
来源:媒体公告 发布时间:2023-09-23 15:35:22中国智能电网的发展,必须结合国内特点,兼顾当前的真实的情况和未来的发展婴求,把握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针对国内智能电网的研究和实践现状,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立足国情,科学规划。我国是世界上水电资源最丰富、水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而火电资源集中在西部地区,电力负荷中心却在中东部地区。发展智能电网必须正确对待电力需求迅速增加和能源分布不平衡的真实的情况,注重发挥水电优势,处理好水电、火电、核电等各类发电方式的关系。同时,必须考虑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与不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本地发电与外电输送、电力供应与利用、电力企业与客户的利益等各方面因素,加强统一协调规划,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突出特色,自主创新。发展智能电网并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遵循,世界各国发展侧重点不同,我们一定要结合自己特色,鼓励理论和技术的.创新与实践。通过发展特高压输电技术,构建坚强网架,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灵活性,逐步实现电网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同时,应该注重信息技术和电器工业的发展,大力推进电气设备国产化,为拉动国民经济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做出贡献。
(三)规范管理,健全体系。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未来的智能电网正常运行,必须建立完整的一体化管理体系,以国家宏观政策为指导,建立完整规范合理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实现智能调度和控制,提高决策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必须充分的利用先进的智能化技术,保障电网所有的环节的协调安全与经济运行,努力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化电网。
中国电网建设经历了从分散到统一、从落后到先进的发展历史,具有灵活、清洁、安全、经济、友好等性能的智能电网必将给世界能源革命带来非常大影响。建设智能电网不仅是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建两型社会的实际要。中国的智能电网发展,必须突出中国特色,立足于基本国情和自身电网发展特点,博采众长,吸取国外发展智能电网的先进理念和技术,把握机遇和挑战,充分的发挥自身电网优势和自主创新精神,建设符合我国能源战略和国民需求的现代化电网。
智能电网是一项集计算机技术、数据传输、控制技术、现代化设备及管理于一体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通常习惯称之为电网自动化系统。它具有提高能源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输电网的电能损耗等多个优点。在市场方面,智能电网将融合通信、能源、新材料等高科技产业,一方面带动其上下游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电力和其他产业体系调整,促进技术进步和装备升级;另一方面将为通信、自动化、制造等技术深层次地融合提供友好平台,促进关联产业良性发展和新产业的涌现。
当前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如火如荼,各大企业纷纷响应政策号召,研究智能电网技术与产品,积极推出智能电网设备,如此活跃的市场让小编真心觉得智能电网不久就会实现,可是冷静一想,我国坚强骨干网架尚未建成,各区域电网主干网架较为薄弱,线路走廊利用率也不高,还有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足等等…小编还是不要这么鸡冻,静下心来研究一下我国智能电网当前的囧状吧。
(1)坚强。在电网发生大扰动和故障时,仍能保持对用户的供电能力,而不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在自然灾害、极端天气特征情况下或外力破坏下仍能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具有确保电力信息安全的能力。
(2)自愈。具有实时、在线和连续的安全评估和分析能力,强大的预警和预防控制能力,以及自动故障诊断、故障隔离和系统自我恢复的能力。
(3)兼容。支持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有序、合理接入,适应分布式电源和微电网的接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与用户的交互和高效互动,使用户得到满足多样化的电力需求并提供对用户的增值服务。
(4)经济。支持电力市场运营和电力交易的有效开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电网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5)集成。实现电网信息的高度集成和共享,采用统一的平台和模型,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益化管理。
中国一次能源分布及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决定了资源大规模跨区域调配、全国范围优化配置的必然性。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地发展,电力需求持续迅速增加,就地平衡的电力发展方式与资源和生产力布局不均衡的矛盾一天比一天突出。缺电与窝电现象并存,跨区联网建设滞后,区域间输送及交换能力不够,电力资源配置范围和配置效率受到很大限制,更大范围优化资源配置能力亟待提高。另外,由于环境问题日渐突出,尤其是东部地区频繁出现的雾霾天气带来的环保压力,也要求加快建设以电为中心,实现“电从远方来”的能源配置体系。
中国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展迅猛。一方面,风电基地正在加快建设,呈现大规模、集约化开发的特点。另一方面,分布式新能源及别的形式发电方兴未艾,未来存在爆发式增长的可能。这给电网运行带来了重大的挑战。
2.是需要合理的安排新能源并网方式,实现风光与传统电源、储能等的联合运行;
4.是要进一步加强城乡配电网建设与改造,要求配电网具有自愈重构、调度灵活的特点,具备分布式清洁能源接纳能力。
自2017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应用了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故障综合分析告警、配电网自愈等一批先进适用技术,但整体来说,这些技术应用的规模、范围和深度仍较低,要进一步加大推广。同时,需更看重应用先进的网络信息和自动控制等基础技术,逐步提升电网在线智能分析、预警、决策、控制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满足各级电网协同控制的要求,支撑智能电网的一体化运行。
随着用户侧、配网侧分布式电源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尤其是随着屋顶太阳能发电、电动汽车的大量使用,电网中电力流和信息流的双向互动慢慢地增加,对电网运行和管理将产生重大影响。双向互动能够最终靠电子终端将用户之间、用户和电网公司之间形成网络互动和即时连接,实现电力数据读取的实时、高速、双向的总体效果,实现电力、电讯、电视、智能家电控制和电池集成充电等的多用途开发,实现用户富裕电能的回售,可以整合系统中的数据,完善中央电力体系的集成作用,实现有效的临界负荷保护,实现各种电源和客户终端与电网的无缝互连,优化电网的管理,形成电网全新的服务功能,提高整个电网的可靠性、可用性和综合效率。
说了这么多,小编认为,智能电网是我国未来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发电侧应用智能电网技术既可以轻松又有效提升系统的清洁能源接纳能力,又能大大的提升传统发电技术的效率。而在电网环节能够更好的降低线路损耗,提高输电效率,提升电网基础设施资源利用率和供电可靠性,进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在配电侧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及智能用电终端,将用电信系反馈给用户,有助于其调整用电模式,改变用电理念,提高用电效率,同时能促进分布式电源的接入,进而达到智能互动和绿色节能的功能。智能电网的建立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工程,尽管困难重重,但有心总会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