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角色演变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正当时
来源:hth全站app 发布时间:2023-12-14 15:33:01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推动我们国家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核心所在,也成为贯彻能源安全新战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
“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已进入全面加速推进阶段,风光装机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电气化水平位居世界前列,市场化改革进程加速、市场活力明显地增强。”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指出。
日前,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显示,目前我国电力系统发电装机总容量、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远距离输电能力、电网规模等指标均稳居世界第一。
近年来,我国电力行业低碳转型发展成效显著,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截至2022年底,我国各类电源总装机规模25.6亿千瓦,西电东送规模达到约3亿千瓦。全国形成以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南方六大区域电网为主体、区域间有效互联的电网格局,电力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稳步提高,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与此同时,我国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呈现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高水平发展的新特征,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持续增强。
“在‘双碳’发展的策略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大背景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当务之急。目前新能源迎来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正在经历从‘补充能源’到‘主体能源’的转变。”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指出。
基于我国基本国情和资源禀赋,保障电力供应安全既是必须要坚持的底线,也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前提。国际局势的复杂多变和能源价格的剧烈波动,对电力供给造成一定影响。而且,目前我国电力尖峰负荷特征日益凸显,规模持续增加,但累计时间短、出现频次低、所占电量小,增加了投资所需成本与保供难度。此外,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看天吃饭”的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出力受到广泛影响,同样增加了电力安全供应压力。与此同时,我们国家新能源装机比重虽持续增加,但系统调节能力和支撑能力提升面临诸多掣肘,尚未形成可靠替代能力。
7月11日,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指导意见》强调,要科学合理设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路径,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基础上,有计划分步骤逐步降低传统能源比重。
显然,能源安全保障体系不应只是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单兵冒进”,还应有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体制机制“协同作战”。
与此同时,当前我国电力系统转型过程中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体制机制亟待完善,更深层次的问题仍需进一步化解。
《蓝皮书》显示,随着电力系统的转型发展,电力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深层次矛盾不断凸显。电力市场不协调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满足新型电力系统灵活、高效、便捷互动的市场机制和价格体系亟须完善,适应新能源低边际成本、高系统成本、大规模高比例发展的市场设计亟待创新,各类调节性、支撑性资源的成本疏导机制尚需健全,输配电价、上网电价、销售电价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
“如何改革完善现有电价机制和电价政策,增强和稳定各市场主体投资预期,以更经济的方式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难点所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院长)、党委书记欧阳昌裕指出,要逐步释放体制机制创新红利,畅通制约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难点堵点,最大限度挖掘其中蕴含的效率与效益,推动电力系统各环节成本可控能控。
“电力系统的双高甚至多高特性更加凸显,关键技术亟待攻关突破,调节型、支撑型资源的成本疏导机制有待加强完善。”杨昆认为,为积极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要一直完善相应体制机制,促进电碳市场协同,加强电力系统标准与数字化应用的统筹协调。
“新能源与传统能源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有待理顺。”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政策研究室主任林卫斌建议,首先,应协同推进“电—碳—绿证”交易市场建设,在电源结构动态调整过程中保障资源配置效率。其次,应建立健全发电容量补偿机制,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平衡安全。最后,要完善电力需求侧管理制度,充分挖掘需求响应资源。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一场变革,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必须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欧阳昌裕表示。
“双碳”目标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涉及点多面广、时间跨度长,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的特征差异明显,仍需统筹谋划路径布局,科学部署、有序推进。
新形势对电力系统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蓝皮书》认为,电力系统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重点在功能定位、供给结构、系统形态、运行机理、调控体系等领域顺应发展形势、响应变革要求,主动实现“四个转变”:一是电力系统功能定位由服务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向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引领产业升级转变。二是电力供给结构由以化石能源发电为主体向新能源提供较为可靠电力支撑转变。三是系统形态由“源网荷”三要素向“源网荷储”四要素转变,电网多种新型技术形态并存。四是电力系统调控运行模式由“源随荷动”向“源网荷储多元智能互动”转变。
“‘双碳’目标导向下应构建能够承载高水平电气化和实现高水平低碳化的新型电力系统。”林卫斌表示,能源系统电气化和电力系统低碳化将深度改变电源结构,使能源电力系统形态相应发生深刻变革。
《蓝皮书》指出,新型电力系统应具备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四大重要特征,其中安全高效是基本前提,清洁低碳是核心目标,柔性灵活是重要支撑,智慧融合是基础保障,共同构建了新型电力系统的“四位一体”框架体系。
据业内专家推算,预计2060年一次能源电能转化比重将达到85%以上,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将大幅度提高,能源系统电气化水平将迅速提升。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在2035年将超过50%,成为电力供给的主力军。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将达到90%以上,非化石能源电力系统将逐渐呈现深度低碳化特征。
对于未来新型电力系统的描绘,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李俊峰指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要实现从资源依赖转变到技术依赖。技术推动型发展模式所依赖的技术是慢慢的提升的,随着叠加和积累,能轻松实现发展成本下降,是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未来支撑能源和电力技术创新的两大因素是能量与算力,能量质量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能改变人们制造工具的思维逻辑,而算力水平的提高可以大幅度提升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加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意味着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属于原本的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俄乌冲突给欧洲能源供需格局带来深刻变革,英国电网2022年冬季的电力供应安全受到严峻挑战。英国电网在冬季来临之前,已对极端情况予以最大限度地考虑,这中间还包括一次能源供给受阻叠加欧洲大陆电力支援能力不确定等情况,有明确的目的性地提出了应对措施,并在每年定期的迎峰度冬报告中向社会发布,取得了积极成效。
乘风起新能源有了“稳定器”“张北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寒冬时分,白茫茫的张北草原上,一座座白色风机笔直挺立,巨大的风机叶片悠悠旋转,为寂静的草原增加了几分诗意与灵动。张北地区风能年均利用小时数2400小时之后,太阳能年均日照时数2897小时,大好“风光”蕴含着无限能量。然而,高比例新能源
12月8日,四川绿色智慧能源暨配电网充电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大会落幕。国网信通股份中电启明星与国网四川电力共同研发的“源网荷储车互动平台”在大会亮相。受到了行业内外广泛的关注和认可。会上,国网信通股份中电启明星职工董事、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工会主席李玉参加了绿色智慧能源管理高质量发展生态合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12月7日,常州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推动我市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的通知。《措施》指出,引导核心企业建设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鼓励太阳能光伏、新型电力装备及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核心企业,加强与金融机构、第三方机构的协同合作和信息共享
根据《关于发布〈广东省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研究指南〉及开展项目申报的通知》(粤能电力函〔2023〕446号)要求,经项目申报、形式审查、专家评审和立项公示等程序,现对广东省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项目共50项予以立项。
就在过去的这个夏季,浙江全社会最高用电负荷六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得益于现代坚强电网强大的输送能力,西北沙漠戈壁里的风光,西南高山峡谷间的川流,以及东海上呼啸的海风,须臾之间化为电能源源不断送往千家万户。国家电网公司在浙江综合运用柔性负荷调节等手段,聚集海量负荷资源,形成电力保供的最大合力
12月13日,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稳步推进“双碳”目标实现的建议》提案答复的函,其中提到,在保障能源供给安全的前提下,大力推动能源革命促进能源结构转型。一是积极地推进清洁煤电项目建设,开展煤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大力推动煤电机组降耗改造、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完成
国网江苏电力全光通信创新应用大会暨全光网创新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南京举行。本次大会由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以下简称“江苏省调”)主办、华为协办,参加会议的专家围绕电力全光通信网创新分享了各自领域的优秀实践,并见证了全光网创新合作协议签署,为全光网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12月4日,上海市财政局发布关于印发《上海市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建议》(以下简称《意见》)的通知。《意见》指出,支持开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程,实施现役煤电“三改联动”改造,持续推进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利用和新能源发展,全面推广光伏应用,支持光伏+项目建设;推动
12月5日,梨树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正式竣工投运。为保障整座变电站“零缺陷”按计划投运,辽宁鞍山供电公司各部门专业方面技术人员通力协作,为鞍山海城菱镁产业园区生产提供坚强电力保障,为迎峰度冬增添电力新引擎。梨树220千伏变电站是一座全户内变电站,位于海城市牌楼镇梨树沟村。全站占地面积11600平
辽宁沈阳市重要电力用户用电安全管理办法:重要电力用户的供电电源应采用多电源、双电源或双回路供电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12月12日,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沈阳市重要电力用户用电安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通知。《办法》指出,重要电力用户的供电电源应采用多电源、双电源或双回路供电,当任何一路或一路以上电源出现故障时,至少仍有一路电源能够对保安负荷供电。按照重要电
12月10日夜间,北京大部分地区出现今冬首场明显降雪天气。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提前启动冬季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响应,组织动员各专业保障人员做好应对降雪工作,加强电力设施特巡特护,全力以赴保障电力可靠供应。当日,该公司组织2453名应急抢修人员随时待命,安排860辆抢修车辆和109辆应急发电车分散部署
浙江宁波供电公司:上线“观冰精灵” 监测线日,国网浙江宁波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人员来到鄞州白云岗,将“观冰精灵”安装在海拔500米的220千伏天咸线上,通过科学技术手段提升线路覆冰监测能力。宁波电网60%的输电线路位于山区,遇到寒潮低温天气时容易覆冰。此前,线路运维人员要靠人工巡检覆冰情况,而易覆冰线路大多位于高寒山区,不仅很难实时
近几日,广西500千伏民歌变电站、500千伏白鹭变电站接连投入运行,是广西年内投产的第二、第三座500千伏变电站,为广西经济发展再添电力“大心脏”。据悉,500千伏民歌变电站、500千伏白鹭变电站作为广西电力供应的重要枢纽变电站,投运后将有效提升电网供电能力,为广西电网新增变电容量3000兆伏安,
专家观点未来5年,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装机增长的主战场依然是中国、印度、欧洲、北美洲,以巴西为代表的拉美地区也会有一些重要机会出现。中美两国发表的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以下简称“阳光之乡声明”)提出,在21世纪20年代这关键十年,两国支持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宣言所述努力争取到2030
2023年12月6日-7日,2023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在南京召开,本届年会以“创新驱动,数智赋能”为主题。450余位行业代表紧密围绕“十四五”数字化的经济发展、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信息化创新应用等领域开展深入广泛的学术交流,旨在探讨数字技术如何赋能电力行业,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双
2023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智能供配电技术”赛项国际总决赛在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开幕
11月8日下午,2023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智能供配电技术”赛项国际总决赛在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潼南校区开幕,来自柬埔寨、老挝、泰国的4所职业院校以及全国25个省份的45支参赛队同台竞技。开幕会上,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校长宗伟介绍了学校教育教学、招生规模、专业设置等基本情况,并表示学校高度
今年联合国缔约方会议气候大会COP28将首次提出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全球协议,在2030年将全球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装机增加两倍。继今年早一点的时候G20国家达成协议后,已有60个国家支持这一目标。按照这一个目标,到2030年底,将世界已建成的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总容量增加两倍,达到11000吉瓦左右。这是世界要达到的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容量,
1月20日-11月25日,国网福清市供电公司在镜洋实训基地举办工作负责人履职能力培训班。据了解,此次培训课程涵盖了现场勘查、工作票办理、ORM使用等实操项目,全方位强化职工技术技能水平和安全管理能力,让职工了解新形势下要掌握的业务知识和安全技能,进一步提升自身业务水平,树牢“安全生产是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