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工科“硬核”专业报考指南来了!
来源:新闻动态 发布时间:2024-02-19 07:59:46要求学生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理论,掌握测试测量理论,仪器设计方法,机器学习、数据分析相关的专业相关知识,接受仪器设计与实现的工程训练,具备测控系统和仪器设计开发、性能评价及集成应用的基本技能。同时,仪器的学科交叉特点突出,与材料、光学、微电子、计算机等前沿技术进步密切关联。
他介绍,一个学校的仪器类专业通过了工程认证,意味着其毕业生的素质和职业能力得到了行业的认可,具备了由《华盛顿协议》国际互认品质衡量准则约束的走向世界的“通行证”,同时,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对通过认证的仪器类专业毕业生进行能力评价并授予“见习工程师”资格,这都给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先机。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教育部高等学校电气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吴在军介绍,电气类专业围绕电能生产、传输、分配、存储和利用等开展活动,涉及规划设计、运行维护、市场交易、装备制造等每个方面,具体应用领域包括高速列车、电动汽车、智能建筑,国防领域的电磁武器、全电飞机等。
他说:“我们电气人一直围绕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努力,如全力发展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高效利用电能、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等”。电气类专业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数理基础坚实、技术与时俱进。因此,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等基础知识;掌握扎实的电力系统、电机学、电力电子等专业相关知识。同时,也要求学生掌握信号处理、自动控制、信息通信、经济学原理等知识。电气类专业的主要特征之二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因此,要求学生具备多场景、多角度获取信息的能力,结合储备的电气工程专业相关知识与实践技能,提出针对电气工程及其交叉领域有关问题的解决方案的实践创新能力。
他说,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大致分成以下几类:电网运行企业、电工装备制造企业、规划设计单位。此外,还有部分毕业生进入各级政府管理部门、教育部门(各类学校)、国防科研生产单位工作。他认为,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与信息化并存的快速发展阶段,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仍在一直增长,电力及相关工业发展的潜在能力巨大。在能预见的将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需求会持续旺盛。
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党委书记、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薛正辉介绍,通俗地说,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内涵就是,以电子作为信息传递的媒介和手段,来完成信息的传递,同时用工程的手段来实现它。该专业主要培养能够用系统的观点来分析、处理、解决电子传递信息问题的相关的人才,包括要处理电子信息的硬件系统,要搭建电子信息传输的发射机、接收机、空间传输信道的平台,同时另外一方面也有必要进行信号编码、解码、处理,信息安全保密等方面的人才。
他说,电子信息类专业是以数学物理为基础的学科。所以,“我们强烈地希望可以有比较好的数学物理基础的学生能够学习电子信息类的专业”。同时,电子信息类专业以动手能力强为主要标志,那么在我们的电子信息类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当中,有非常多的实践环节,希望同学们通过实践环节,能够把学习的内容直接变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谈及就业去向,他说,电子信息类是我们国民经济的重要的支柱产业。因此,在信息领域每个方面都广泛需要学习电子类的人才,包括航空航天、船舶、电子、机械等各个方向。实际上,我们大家所熟知的,包括电信产业、加工制造业、车辆行业等,这一些行业都是需要电子信息类人才的,因此电子信息类人才的就业去向是非常十分普遍的。
“如果用专业的话来解释土木类专业,就是进行房屋、道路、铁路、桥梁、隧道等各类工程设施的勘察、设计、施工、维护与管理。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建设者。”同济大学教授陈以一说,今天每人在都享用着工程设施带来的福利和便利:住的房屋、读书用的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课后周末进行文体活动的电影院、展示馆、体育场,出门旅行要去的高铁站、航站楼,以及连接各地的高速道路、地铁隧道、跨海大桥等。每个人时时刻刻都在使用着的这些人造设施,怎么设计、怎么建造、怎么养护,就是土木类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事。
除了学习所有工科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外,对该专业学生来说,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工程设施的安全可靠,需要具备坚实的力学理论和工程材料知识基础;需要涉猎多种工程结构体系并选择其中若干详细学习;作为基本的技术能力,还需掌握工程图绘制、计算软件应用、测量和试验技能;此外,需要学习经济原理、工程组织、项目管理等综合性知识。今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在渗透土木工程的各个分支,也在重塑土木专业的知识构成,同济大学就为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提供了这方面的课程设置。
该专业毕业生的工作规划方向主要有设计院、施工公司、建设管理单位、建筑质量检验监控部门、关联设备生产单位、大中型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基建部门,以及与土建有关联的房地产、银行、保险公司、政府部门等。当然,还有许多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
- 上一条:乌鲁木齐市供用电安全管理办法
- 下一条:我国智能电网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